找到相关内容162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慈风善雨起岭南——广东佛教界的慈善实践考察

    、知苦的生命实相,利生可以使让有情更懂慈悲报恩的佛教本怀。  慈悲在小乘佛教中,原为心观之一,主要对治嗔恨心较重之人,所以慈悲观在小乘中是一种修行法门。到大乘佛教时,为了突出慈悲的深意,便将慈悲由...供奉着他历经千年而不腐的真身,正是曹源一滴水,使得中华大地禅海泛滥,开演家七宗,禅宗儿孙遍天下。广东与禅宗有着无法割断的千丝万缕的关联。如何挖掘、整合广东禅宗文化资源,弘扬禅宗优秀文化,发扬佛教慈悲...

    温金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3864061.html
  • 关河的禅法——中国大乘禅法的肇始

    伴随一数,如心观、四念处、十二因缘等。故道安在中谓“世高……,专务禅观,醇玄道数。”将“禅观”与“道数”对称,合称即“禅数”也。般若被引入禅法后,“数”转为“智”,故称“禅智”。  注15同16,页...经文卷首与尾两部份的偈颂出处,接着再说明卷首四十三偈之后的门:  其中是门是婆须蜜、僧伽罗叉,沤波崛、僧伽斯那、勒比丘、马鸣、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。  “门”指第一治贪欲法门,第二治嗔恚法门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4964727.html
  • 超越自我---无我即解脱之前提

    比如心观、四念处观、数息观等,还有大乘佛法的一些观想法门,都是使人心绪沉静,坚持净戒,从散乱到安定,从禅定再开发智慧,具足戒定慧三种断除烦恼的学问,就可以获得生命的真正解脱,从而回归到生命的真实之中...在临终时刻来关怀身边的其他人。所以经常被说成是自了汉,佛陀也因此而批评他们。  、辟支佛的安然  真理总是存在于十方无尽的法界,在浩渺宇宙之间,无始无终和无边无际的时空当中,没有哪个角落不具有完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565489.html
  •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“重唯识观”的哲学意涵(上)

    诸类修止的所缘[36],透过把念住安住[37]而明确[38]系于该境的训练,增强心智的专注能力,并借助心观对治欲或盖[39],使心智经历九住心[40]成就“正定”[41],特别指身心轻安(...从现象还原法试探“重唯识观”的哲学意涵(上)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刘宇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665974.html
  • 拈花微笑——禅学起源

    于410年带领弟子慧观等人离开长安,来到江南。   佛陀跋陀罗翻译的禅经,主要有《修行方便禅经》(一名《达摩多罗禅经》),这是说一切有部的重要禅经。此经以数息观、不净观、界分别等“...佛教,这种旨在精神修行的方法还为其他各种宗教的哲学派别所采用。中国唐代僧人圭峰宗密曾经在他所著的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中将各种各样的禅归纳为:外道禅、凡夫禅、小乘禅、大乘禅、最上乘禅等种。其中的&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967195.html
  • 佛光菜根谭之教育

    accounted a sage. 三无漏学可以对治贪瞋的弊害 心观可以消除烦恼的阴霾 八正道分可以抹去邪行的污垢 六波罗蜜可以渡过人生的苦海 The three teachings of ...就是实践行为的改进 者随喜功德,就是实践善事的资助 First,honoring the Buddhas means respecting others. Second,praising the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1168873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学佛的次第

    星云法师:学佛的次第  第一篇信解行证  第二篇乘佛法  第三篇三学增上  第四篇止观双修  第五篇四禅八定  第六篇心观  第一篇 信解行证   壹?前言  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,浩瀚深广,...者。”   可见即使证到第八定,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,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精进,观人空法空,才能彻底去除心垢,达到解脱。   第六篇 心观   壹?心观的定义   心观指不净观、慈悲观、缘起观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06946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四辑(1)

    身心全属幻妄,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,既无有我,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?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。如不能谛了我空,当依如来所示心观而为对治,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,多嗔众生慈悲观,多散众生数息...一切,一举手、一投足,交接应酬、穿衣吃饭、作务休眠、拉屎拉尿,及师徒对参的音声动作、独处时或大众中的行、住、坐、卧等,或三年、年,或二十、三十年,或一辈子,依止师父专志修学,期间,师父所讲的话何止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57022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四辑(2)

    初学者的技巧训练,由于初坐禅时心神容易散乱,若不教其数息,则无法入定。  在禅定学中,大都将数息列入主要的修学法门,如心观—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因缘观、界分别观、数息观。六妙门—一数、二随、三止、四观、...静心倾听!  首先,师父要跟你们谈谈教团。法性宝林教团创办迄今约有年六个月,现在回想这一路上的辛苦,用什么筚路褴褛、胼手胝足,都无法形容那里中的滋味,经上说: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”的确就是如此!在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670230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

    了印度传统的小乘禅风,因为达摩毕竟还传授了一种“壁观”的安心法,叫做:“外止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 。”  [③] 门禅,亦即小乘的“心观”:指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因缘观、界分别观、数息...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大致可以这么划分:第一段是菩提达磨及最初的“楞伽师”们直到祖的“东山法门”;第二阶段则自慧能以下;第三阶段则在宋代以降。当然这三个阶段之间的界线到也不是截然分明的,它们之间互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6.html